「孩子在面試時不肯說話,怎麼辦?」
近年每逢十月或十一月,我的Facebook上就會不斷地被面試的帖子「洗版」。不少為人父母的朋友慨歎,孩子平日有問有答,但在面試時卻總是不肯說話,甚至號啕大哭,真是令人沮喪。我又何嘗沒有這個煩惱?
我的兩個孩子都比較慢熱,特別是兒子。每次到新環境,他都只是觀察,甚少作出反應,也缺乏面部表情,更莫說是主動說話。女兒雖然大致願意跟從老師的指示,但也不太願意說話。我曾戲言,兩個孩子每次踏入陌生的校園,就好像到了北極,一下子被冰封了,而踏出校門後就即時解凍了。究竟,為何孩子的溝通表現在不同環境下有如此大的落差,我們又可以怎樣處理?
我常說,孩子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,他們對環境的觸覺是最敏感的。孩子喜歡親近熟悉的人、投入在自然的互動中、享受温暖友善的關係和具意義的溝通,這是孩子的天性,也是自我保護的機制。但是,很多面試中的安排,往往與這階段孩子的需要是相違背的。例如:孩子要與父母分開坐、機械式的互動方式、老師在與孩子完全不熟悉的情況中不斷地提問、大量測試式問題等。孩子在緊張的情況下,不能開口說話是很正常的,就像成人在緊張的情況下,說話也會斷斷續續,甚至詞不達意。
從我兩個孩子的面試中,我總結了以下經驗,或許能讓你的孩子在面試中較易表現出自己的能力:
1. 作大量的預告
父母帶孩子到將會面試的學校走走,以正面的話語介紹學校,甚至跟孩子在校園前拍照,增加孩子對學校的親切感。父母可以運用這些相片,或從學校網頁下載一些相片,製作簡單的故事書,以孩子為故事的主角,輕鬆地說一說在面試時需要做什麼。孩子有了心理準備和適當的教導,就會更易適應。
2. 輕鬆面對
在面試前,父母或許可以先用一些孩子喜歡的話語讓他感到輕鬆。我的兒子最喜歡熊寶寶,平日在家中喜歡聽我扮熊寶寶說話。所以,在面試前,我便用熊寶寶的聲音鼓勵他,他會立即展露笑容,並表現得較輕鬆。
3. 引導孩子說話
在老師提問時,如果孩子未有回答,父母切勿不斷地重複老師的問題,可嘗試改用輕鬆的方式引導孩子說話。有一回,老師展示蘋果,問我兒子那是什麼,當時兒子未有回答,於是我拿起另一個水果,並說「嘩!有香蕉,好味」,然後扮吃香蕉,再交給孩子「吃」。兒子肯「吃」後,我把蘋果藏在手裏,並扮吃蘋果,然後問他「嘩!這裏有什麼?」,再突然打開手掌,讓孩子看到蘋果,他馬上說出水果的名稱。我發現,當孩子心情興奮或放鬆時,就會更容易回應老師的提問。
假若你用了以上的方法,即使沒有效果,也要表現得輕鬆和友善。這或許能給老師留下好印象,因為面試不只是看孩子,也看家長呢!
*文章來自:
《教孩子說話從零歲起》(言語治療師媽媽-潘穎文 著)